6月9日,水利工程教研室在学院303室召开“人才培养大调研”专题研讨会。本次会议积极响应学校“教育思想大讨论、人才培养大调研、行业企业大走访”的工作部署,聚焦土木、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痛点与改革路径,深入探讨培养目标、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三大核心议题。会议由陈云飞老师主持,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。
会前,老师们做了充分准备,会上踊跃发言,大家一致认为,当前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诸多问题。如:行业需求响应滞后,传统课程体系未能充分融入智慧水利、绿色建造、数字孪生等新兴领域;区域特色弱化,未结合地域特点设计培养目标,致使学生解决区域工程问题的能力不足;专业定位模糊,土木、水利、交通三大方向缺乏细分特色。在课程体系方面,存在课程内容陈旧(如以手算训练为主,前沿技术占比不足)、学科交叉缺失、学分结构僵化(必修课比例高,核心专业课学时被压缩)等问题。
会议提出,未来人才培养需以“强智能、强实践、强融通、特色化”为核心,动态响应行业变革,将人工智能、绿色低碳深度融入课程与实践;深化产教融合,借助校企联合实验室、双导师制提升实战能力;突出区域担当,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培养急需人才。
本次调研为修订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坚实依据,后续,教研室将梳理相关建议,形成改革方案,推动土木、水利与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提质增效。
(文图/陈云飞 初审/赵涛 复审/胡利超 终审/王照安)
